從電影《死亡詩社》,看學生眼中的教育,看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教師和教育。
第一部分:學校是什么?天堂還是地獄?
電影《死亡詩社》中的學校,是全美國最好的大學預備學校,一所歷史悠久、升學率很高的學校。把孩子送進這所學校,多少家長夢寐以求。在家長眼中,進入這所學校,是榮耀,是驕傲,更是希望,這里是孩子們的天堂。
可是在學生眼里,這里卻是地獄!這所學校的教學單調凝重,這所學校的管理嚴肅刻板?;钌膶W生,不能自我思考;教師的創(chuàng)新,被視為誤導。一切為了考試、一切為了升學。就像哪個古板的校長所說:按學校的傳統(tǒng)教學,幫助學生升入大學,其他方面順其自然發(fā)展。至于學生在想什么?追求什么?未來想要做什么?一點也不重要。所以,學校堅守的四大信念“傳統(tǒng)、榮譽、紀律、卓越”,在學生關上房門,立即就變成了“虛偽、恐怖、頹廢、污穢”。
現(xiàn)實中,我們是不是也這樣?家長為孩子們設計前途、力圖把孩子打造成優(yōu)秀的自己,以適應于這殘酷的社會。作為教師,我們打著“一切為了學生好”的旗幟,訓練學生遵守紀律、訓練學生為校爭光、訓練學生考出好成績,占據(jù)他們課內課外的時間、剝奪他們干這干那的權利。
我曾經(jīng)讀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做《你為什么讓父母這么丟臉》,文中的媽媽這樣說:“我現(xiàn)在唯一不放心的就是我這個笨女兒。很奇怪,她之前在學校很聰明,上最好的高中和大學,但在研究生畢業(yè)后,即使補習了兩年,她依然無法通過教師公招考試。我叫她幾個月后去考公務員,但是她說她不想。我問她想干嗎,她又說不出來。很奇怪,她明年就26歲了,但是她不知道她想要什么,也沒有朋友。我擔心她嫁不出去,因為她根本就沒有交過男朋友。現(xiàn)在的年輕人怎么了?為什么她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她為什么讓我這么丟臉?”
這是誰的責任?長期以來,家長和老師都這樣說“用功念書、考高分,好成績決定好工作。”多么可怕的成績決定論!我們在思考:學校是什么?天堂還是地獄?
第二部分:獨特的基廷老師讓學生產(chǎn)生靈魂的共鳴——因為這正是學生內心的期盼
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邀請了一些學生,現(xiàn)在我們聽聽他們的看法。首先,所有的學生都統(tǒng)一了一個觀點:“我們喜歡這個老師,我們討厭那些呆板的老師。”
學生甲這樣說:“基廷老師激情澎湃,意氣風發(fā),基廷老師鏗鏘有力、魅力四射。他會隨時關注你,激發(fā)你,你想偷懶、走神,沒門。上他的課,渾身都是勁!我們就喜歡這樣的課堂!我們就喜歡這樣的老師!”作為教師,我們可以滿腔熱情的投入工作,我們可以滿腔熱情的進入課堂,我們可以滿腔熱情對待學生,以熱情點燃熱情,以激情帶動激情,用生命去尊重生命、用生命去激發(fā)生命、用生命去呼喚生命。
學生乙這樣說:“基廷老師的課有新意、不呆板,上他的課簡直就是享受。 撕書,哪個老師敢教我們撕書。上課居然可以站到桌子上。 一邊朗誦詩歌一邊踢足球。 太不可思議了?;⒗蠋煹恼n堂,有聲有色,有活力,每件事你都得去體驗一下,學習就是你自己的事。我們都喜歡這種課堂,什么時候,我們的老師也能這樣上課。”作為教師,只要我們熱愛教育、熱愛學生,我們照樣可以打破陳規(guī),可以創(chuàng)新課堂,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喜歡我們的課堂。沒有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不怕想不到,就怕我們根本不去想。
學生丙這樣說:“我喜歡基廷老師,因為他可以說是學生的精神之父。他教學生學會自我思考,自由思想;他教學生抓住每一天、做最好的自己,讓生命超越凡俗;他教學生去追逐夢想??戳诉@部電影,我才知道生命就應該如野馬般在原野上肆意馳騁,如群鳥般在天空中展翅飛翔,而不僅僅是讀書、考試、升學、工作。電影最后,就在基廷老師被開除、收拾行李離開的那一刻,在他身后一個接一個的靈魂站了起來。即使是校長也不能把這些孩子從課桌上拉下來,他們獨立、驕傲、自信。他們反復吟唱著惠特曼的詩句:“啊,船長,我的船長。”面對這個世界,他們做了第一次發(fā)自內心的選擇,一個愿意承擔后果的選擇。基廷老師最后的笑容是對他們最好的鼓勵了,他們已經(jīng)長大,已經(jīng)獨立了,他們已經(jīng)學會怎樣在這個世界和自己的夢想一起生存了?;⒔淌?、基廷老師、基廷船長的青春、陽光、自由、激情,一下子讓我的靈魂產(chǎn)生了的共鳴。”
作為教師,我們被稱之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不是教書的機器。有人在現(xiàn)實面前選擇沉默,有人在夢想面前選擇沉默。我們不能保持沉默,我們應當喚醒學生的夢想、鼓勵學生做夢、幫助學生實現(xiàn)夢想,“夢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們要理解學生,激勵學生成長。中國夢,靠中國人去實現(xiàn);我們的夢,靠我們自己去實現(xiàn)。
學生丁這樣說:“基廷老師年輕的時候,有激情蕩漾的青春,是古詩人社的成員,最可能做任何事的人,如今仍然充滿激情的活著。我們就喜歡這樣飽含激情的老師!電影中孩子們成立了死亡詩社,在黑夜的森林中穿梭,他們在追求靈魂的自由。查理開始施展他惡作劇的才能;諾克斯不顧一切地去追求他的愛情;尼爾第一次違背父親的意愿,去實現(xiàn)自己的演員夢,就連一向膽小的托德,也在基廷的鼓舞下,跳到桌子上朗誦自己的詩歌。校園不僅僅是教室、寢室、食堂三點一面,更是青春、激情、理想、現(xiàn)實,光影交錯,感謝學校允許各種各樣的社團存在,我們都要做點我們想做的事。”
作為教師,我們不能被現(xiàn)實禁錮、不能被傳統(tǒng)壓抑,和學生在一起,我們才能永葆青春。
學生戊這樣說:“我們既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學,接受更好的教育,也希望老師和學校尊重我們,不要管得太多太死,讓我們享有一定的自由,也能有時間有機會激情洋溢,在快樂中學會相處、學會溝通、學會幽默、學會組織。 還有,電影中尼爾在追求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發(fā)生矛盾的時候,在既不能做父親要求的那種人,也不能做理想的自己時,選擇了結束生命,我不贊成。生命很可貴,我要向基廷老師說的那樣,堅持自己的夢想,總有一天我的生命、我做主。 我喜歡一句話:“有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并有智慧將二者區(qū)分。”
作為教師,我們可以給學生更多的寬容和理解,給學生給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也許我們可以做到,既把學生的成績抓好,又能給學生人生的啟迪;也許,學生可以做到,既能把學習搞好,又能青春一回,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事實上,尼爾各科成績優(yōu)異、能力超群,可是他的父親卻偏偏不能容他,要不然,這個世界上又該多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 所以在工作中,我們要把激發(fā)學生夢想與做好學生心理疏導結合起來,不能再失去一個又一個“尼爾”。
在基廷老師的感召之下,孩子們眼中閃爍著光芒,產(chǎn)生了靈魂的共鳴,這分明是他們內心的期盼。
我想說:這就是學生希望的教育!這就是學生需要的教師!讓我們向基廷老師一樣做個激情的老師,進行激情的教學,為孩子,也為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