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初一作文 >

榆樹和松樹_讀故事有感700字

讀過這樣一則故事:雪后天晴,一位母親帶著兒子到雪中散步。她看著那些被雪鑲上了銀邊的樹木對兒子說:“世界上有兩種樹,倔強的和聰明的。榆樹是前者,當雪積在它的枝頭時,它寧可被雪壓斷了枝也不肯彎腰;而松樹是后者,當它承受不了枝頭的積雪時,會彎下自己的枝椏,讓積雪滑落到地上。到最后,榆樹被損壞了,而松樹卻依然挺立在那里。”

世界上也有這兩種人:一種好比榆樹,寧愿一死也不愿自己的靈魂被玷污;另一種就好比松樹,受到壓迫時聰明的忍讓一時,最終保全了自己。在我看來,前者有寧折不屈的氣概和斗爭到底的精神,這固然讓人欽佩,但我認為,后者能屈能伸,從長計議的性格也值得我們學習。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是榆樹。他“寧愿赴常流而葬于魚腹中”,而不愿“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他的這種高潔的品質是流芳千載的。但如果他能忍一時之屈,想方設法站起來反抗,以自我之“獨醒”喚眾人之“皆醒”,就算是最后失敗了也不留遺憾。而他放棄了,自己倒是“留取丹心照汗青”了,但楚國人命卻還處于水深火熱的苦難之中。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越王勾踐具有松樹的品質。他雖然敗于吳國,但并沒有一蹶不振,或是走向自我滅亡,而是“苦身焦思,置膽于座,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刻苦自勵,十年后風云再起,成就霸業(yè)。

“知行知止為賢者,能屈能伸是丈夫”。真正的強者不光要有不屈不撓的意志,還要有一個冷靜的、聰明的頭腦。榆樹很倔強,寧可折斷自己也不愿向積雪屈膝;而松樹雖然向積雪低了頭,但最終堅強地活了下來。榆樹是有骨氣的,它的骨氣露在外面,成了“硬氣”;而松樹的骨氣隱藏在它那傲視風雪挺拔的軀干中。所以,榆樹是感性的,松樹是理性的。只有保全了自己,日后才會繼續(xù)為人類造福。

朋友,你是愿意做榆樹,還是愿意做松樹呢?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