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終于有幸得到周國平先生的《生命的品質(zhì)》一書,這本書是我渴求已久的書。
此書思想精髓在于人最寶貴的兩樣東西,一是生命,二是靈魂。老天給了每個人一條命,一顆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持生命的單純,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頓好,就是要積累靈魂的財富,注重內(nèi)在生活。
一直以來,我以理想主義者自居,思想游走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哲學是一種分身術(shù),把人分成具體的人和抽象的人,具體的人周先生認為是一個有很多塵世欲望的復合體,在紅塵中奮斗、掙扎,我不盡然,我覺得那不欲望,而是理念、信仰,是為了理念和信仰所付出的執(zhí)著與堅強,在努力與奮斗中所感受到對生命的熱愛與真摯,連最枯燥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欣慰到是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佐證。抽象的人站在具體的人之外,所以清醒、理性,從更加超脫的角度來勸導那個具體的我,讓生命簡單、本真,于是在午后、在深夜,一杯茶、一本書,與心靈對話,感受最真實的自己,在喧嘩的世界中沉淀下來。
周先生的書品味悠長,一本好書初讀時似曾相識,再讀時又美如初見,直入心底,感覺在閱讀和思考中與偉大靈魂相遇,而這種相遇使你擺脫塵世命運的束縛,生活在一個更廣闊、更崇高的世界里。讀書如一劑良藥,無論遇到什么樣的磨難,都能從其中找到詮釋,回歸淳樸、回歸簡單,回歸本真,把平凡生活和內(nèi)在生活過好,生命的整體品質(zhì)就是好的,果真如此嗎?
有學友曾問我,游走在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為何沒有痛苦的表情,仍激情飛揚?;钤诋斚拢赡芊畔?。人生在世,確有許多負重,因活在當下,上學時想考一所好的學校,畢業(yè)了想有一份合宜的工作,工作了想有所建樹,親情、愛情、友情哪一個不是生命中沉甸甸的負重。時光游走、歲月流逝,曾“隔著窗兒,看小鳥在天空飛,卻怎么也打不開那扇門”,是因為人有太多的渴望,今天不再來,今生不再來,誰能白頭時再感慨年輕時沒能實現(xiàn)的心愿空悲嘆。并不是所有人都為欲望、野心、身份而活,也不是所有人為了財富、權(quán)力、地位、名聲而活,其碼我不是,如非要有所定義的話,我則歸納為理念、信仰而非欲望。人的幸福在于兩大快樂:一是生命的快樂、另一是精神的快樂,正是有了生命,才有了為信仰而奮斗的源泉,并在這一過程中享受著精神的快樂。很欣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從生存的需要到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物質(zhì)滿足的快樂與精神的快樂相比是淺顯的,但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正是有了一定的物質(zhì)基礎(chǔ),上層建筑才彰顯品位和價值,人才有可能很優(yōu)雅的讀書品茶,品味人生。我不欣賞除了上帝什么都沒有的人,十丈紅塵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大染缸,關(guān)健是如何定位自己合宜的位置,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在實現(xiàn)過程中,更應(yīng)注重過程本身,而非結(jié)果,因這一過程如試金石,考驗人的耐力、原則,做人的尊嚴、底線,考驗對生命、生活的態(tài)度,如在這一過程中,失去了心靈的自由、美好、高貴,結(jié)果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人之所以懷念過去一些美好的東西,就在于它的不可復制和不可重來。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稱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人在找回失去東西的時候,即使是同一條河流,但此時非彼時,物是人非,欲說還休。
活在當下,定位自己在紅塵萬丈中最合宜的位置,把生命照看好,活出生命的精彩。焉能放下,就讓那無法卸載的重量同在同行,把心安頓好,活出生命的真實。而這份精彩和真實的融合,才能活出生命的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