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高二作文 >

黃山三日

在忙碌中偶得了幾日假期,便邀了三五好友去登心儀已久的黃山。

出發(fā)的清晨,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于是整個上午就穿行在了薄霧蒙蒙的江南煙雨中。經(jīng)嘉興、過杭州,下午兩點抵達安徽歙縣,史載歙縣“自秦建制,古稱新安,歷為徽州府治”,被近代文人陶行知、郁達夫、林語堂等稱為“東方瑞士”,孕育了以徽派古建筑、新安畫派、徽墨歙硯、新安醫(yī)學(xué)、徽菜、徽劇、徽州民俗等為代表的徽學(xué)??h城隨處可見的是手工制硯作坊,每一方都雕工精良、手感潤澤,“二老論道”禪意猶遠,“羅漢降龍”巧制天成。猶豫再三,我還是舍棄了把玩于案頭的雅興?;罩莨懦且郎蕉?、臨水而居,城中店鋪鱗次櫛比,酒幌杏簾參差交錯,依稀可見舊時的繁華。雖無西安古城的雄渾、平遙古城的齊整,卻也透著江南的秀雅。明代水利工程魚梁壩,全部用清一色的堅石壘砌而成,為我國現(xiàn)存僅有的古石質(zhì)滾水壩,亦是雄霸明清商界三百余年的徽商發(fā)源地。太白樓相傳為李白尋訪隱士不遇曾飲酒處,雖歷千百年,仍覺有余香。

離開古城,夜宿黃山腳下的湯口。

次日凌晨,天漸放晴,汽車載著我們繞山而上。山上起了些霧,昨日的雨讓我們觸眼皆是油油的綠意。行至慈光閣,為了節(jié)省體力,我們改乘纜車直達玉屏峰。從纜車俯瞰,谷底蒼翠蜿蜒,谷壁刀削斧鑿,綠樹掩映的屋舍漸行漸遠。玉屏峰為黃山三十六峰之一,因其頂有巨石如屏風(fēng)而得名。峰壁多石刻,行草篆隸無不彰顯文人墨客的才情詩意。玉屏峰最吸引游人的地方,莫過于黃山的標(biāo)志――迎客松,古松于巨石間隙處探首,于懸崖絕壁間兀立,低垂的松枝宛如熱情招客的巨手,吸天地精華,納山川靈氣,千年不死,傲然挺立。游人紛紛駐足觀望、拍照留念。古松旁有一天臺,是觀云海的好去處。站立其上,極目遠眺,霧氣漸濃,隨風(fēng)成云浪,上下翻騰,遠山諸峰倒成了一葉葉小舟,在云海里若隱若現(xiàn)。玉屏左首天都峰,右首蓮花峰,相對聳峙,后者更為黃山群峰之冠,海拔1864米,徐霞客在游記中說:蓮花峰“居黃山之中,獨出諸峰之上”,山頂五峰形如蓮花,故名。天都峰則極險峻,登天都必經(jīng)鯽魚背,據(jù)說山路寬不過二尺,兩側(cè)深不見底,過者無不膽寒。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們無福見識,不得不在遺憾中離開玉屏峰。

沿石階徐行,薄霧輕盈地漫過我們,又瞬間彌散開來,一時間我們都成了仙人,騰云駕霧,遨游天界。正愜意時,薄霧又調(diào)皮地倏忽不見,只留絲絲清涼,掛在眉間、發(fā)梢、掌心,沁人心脾。路旁的谷中有一汪碧水,像極了嵌在半山腰的一塊翡翠,水面沒有一絲漣漪,望來讓人心靜、神清。山腰有幾處屋舍,綠樹掩映不住亭臺飛檐,襯著云霧,宛如仙境,讓我禁不住長嘆“此景只應(yīng)天上有”。轉(zhuǎn)過一座山,迎面就是蓮蕊峰,峰壁上凸起幾塊石頭,活脫脫就是一幅《鴛鴦戲水圖》。拾階而下,便來到了“百步云梯”,聞名可知其險,仿佛梯子掛在懸崖上,幾無坡度。云梯旁的一塊石頭引來游人爭議,有說像老僧入定,有說像八戒讀經(jīng),怪石為黃山一絕看來不無道理。云梯很窄,僅容一人過,兩壁只隔寸許,中間夾著塊圓石,好象隨時會墜落。游客頭首摩踵,興致所至,我放歌了一曲西部民歌《趕牲靈》,好友的捧場讓疲累減輕了幾分。

登上光明頂,遠山都在腳下,頗有“山高我為峰”的感覺。一眼望去,心曠神怡,忙碌、疲勞、煩亂此刻都消失了,內(nèi)心涌起的是對廣袤天地的感動,對大好河山的贊嘆。

歇息片刻,我們直奔北海。

北海不是海,是云海,是峰海,但見層巒疊嶂,于云霧繚繞中更勝似海。途經(jīng)飛來石,丈余高的巨石雜耍般橫亙于山頂上,仿佛微風(fēng)一吹就能墜落深谷,不能不嘆大自然的造化神奇。關(guān)于飛來石,應(yīng)該也有些美麗的傳說吧,導(dǎo)游說摸石能得運,財運、官運、桃花運,無不靈驗,引得眾人競相上前一試。我也摸了幾下,只求家人朋友平安而已,身在如此美景,夫復(fù)何求?

北海賓館是當(dāng)年小平同志游黃山的下榻處,站在小平曾踏過的平臺上遠望對面的“夢筆生花”,一石柱直入云霄,形似筆尖,柱頂正中有棵松樹,因而得名。相距不遠有筆架峰,五峰矗立,狀如筆架,與其相應(yīng)成趣。黃山美景,該是以如此生花妙筆繪就的吧?始信峰旁就是黃山九大名松之一的連理松,一松兩干,并蒂并肩,直至頂端,猶如一對情人。清代詩人戴友衡以詩題記:“獅子峰前連理松,柯交時互碧重重。為憐同氣難分剖,縱使鳳來不化龍。”多少年來連理松成了真情摯愛的象征,情人們在此立下山盟海誓以求長相廝守。

在北海賓館用完午餐,已近兩點,該是下山的時候了。一部分游客乘索道直抵云谷寺,而意猶未盡的我們則打算徒步下山。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們有了切身體會。才下百余級石階,膝蓋已是酸痛。所幸路旁澗中潺潺跳動的小溪與我們一路為伴,間或有兩只彩蝶輕巧翻飛,讓我們有了“流連戲蝶時時舞”的童心。下山途中,時不時能遇見黃山挑夫,一色的褡扣短褂,露出古銅色健壯的肌肉,面色安詳,步態(tài)沉穩(wěn),只是埋頭走自己的路,百十余斤的挑子顫顫巍巍。挑子里有蔬菜、日用品,也有水泥、磚石,美景雖然天成,可是這山上的廳臺樓閣,哪一處不是挑夫們用血汗筑就的呢?

歸期在即,余興未盡。黃山之美,美不勝收。青山隱隱,群峰競逐;碧水潺潺,飛珠濺玉;怪石嶙峋,姿態(tài)各異;云??澙@,氣象萬千。難怪徐霞客有“登黃山天下無山”之嘆,乾隆更是親題“天下無雙勝景,江南第一名山”。而我“只恨生就一雙目,難攬黃山萬千景”。

美哉,黃山!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