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臘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辦了一所叫呂克昂的學校,被稱為逍遙學派。馬克思曾稱,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
關于亞里士多德的死亡之謎,學者們有較多的爭論。一種說他是被法院處死的。作為亞歷山大的老師,亞里士多德也是被人尊敬的。但是,自從亞歷山大死后,那些曾經(jīng)與亞里士多德不和的人,便千方百計地想害死他。于是,他們想出了一條當時很流行的罪名,來將亞里士多德處死。于是,亞里士多德被指控犯有褻讀和蔑視宗教的言行,因而被最高法院判處死刑。亞里士多德不得不因為被指控不敬神,而逃到加而西斯避難。第二年,因身染重病離開人世,終年六十三歲。
關于亞里士多德被指不敬神的事,還得從公元前366年說起。亞里士多德的老師柏拉圖,就是一個不敬神的人。在古希臘,神被賦予了最高的權力,包括教育在內(nèi)的所有機購都應該被神主管。而亞里士多德和他的老師柏拉圖,則主張教育是國家的職能,學校應由國家管理。此后20年間亞里士多德一直住在柏拉圖的學院,直至柏拉圖去世。
柏拉圖去世后,亞里士多德又被馬其頓的國王腓力浦二世召喚回故鄉(xiāng),成為當時年僅13歲的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根據(jù)古希臘著名傳記作家普魯塔克的記載,亞里士多德對這位未來的世界領袖灌輸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學的教育。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亞里士多德也運用了自己的影響力,對亞歷山大大帝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亞里士多德的影響下,亞歷山大大帝始終對科學事業(yè)非常關心,對知識十分尊重。但是,亞里士多德和亞歷山大大帝的政治觀點或許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前者的政治觀是建筑在即將衰亡的希臘城邦的基礎上的,而亞歷山大大帝后來建立的中央集權帝國對希臘人來說無異是野蠻人的發(fā)明。
盡管自己的學生已經(jīng)貴為國王,亞里士多德并沒有一直留在國王身邊,他決定回到雅典,建立自己的學園,教授哲學。亞里士多德得非常重視教學方法,他反對刻板的教學方式,于是他經(jīng)常帶著學生在花園林蔭大道上一邊散步、一邊討論哲理,因此后人把亞里士多德學派稱作“逍遙學派”。正是這個“逍遙學派”與他的不敬神理論害死了亞里士多德。
而關于亞里士多德之死的另一種說法,則是淹死的。那是公元前322年,亞里士多德在他隱居的埃維厄島上跳入厄里帕海峽自殺身亡。這個把埃維厄島同希臘大陸分離開來的海峽以水流每日多次改變方向的奇異現(xiàn)象而聞名。據(jù)一些學者的想象推斷,亞里士多德是因為找不到這一水流奇異現(xiàn)象的解釋才投水自殺的,他當時說道:“愿厄里帕的水吞沒我吧,因為我無法理解它。”
而在另一些介紹中,則指出亞里士多德很可能死于胃病。亞里士多德從十八歲到三十八歲——在雅典跟柏拉圖學習哲學的二十年,對亞里士多德來說是個很重要的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習和生活對他一生產(chǎn)生了決定性的影響。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亞里士多德又受教于柏拉圖,這三代師徒都是哲學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雅典的柏拉圖學園中,亞里士多德表現(xiàn)得很出色,柏拉圖稱他是“學園之靈”。但亞里士多德可不是個只崇拜權威,在學術上唯唯諾諾,而沒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他同大談玄理的老師不同,他努力的收集各種圖書資料,勤奮鉆研,甚至為自己建立了一個圖書室。有記載說,柏拉圖曾諷刺他是一個書呆子。在學院期間,亞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師有了分歧。他曾經(jīng)隱喻地說過,智慧不會隨柏拉圖一起死亡。當柏拉圖到了晚年,他們師生間的分歧更大了,經(jīng)常發(fā)生爭吵。還有一個經(jīng)常吵架的事就是關于飲食上,亞里士多德喜歡吃辛辣食物,并且患了胃病,所以有人推斷,亞里士多德可能死于胃病。
還有一種來自民間的說法是自然死亡的,沒有說得什么病死,死亡地點是在優(yōu)卑亞島。亞里士多德晚年時的雅典,人們對他的敵意越來越濃,因為亞歷山大帝一死,雅典市民們對馬其頓統(tǒng)治者的憤怒一下子爆發(fā)出來了。亞里士多德作為曾經(jīng)的亞歷山大的教師也被迫害。因為按他所說,他不想讓人們“再次在哲學身上犯罪”(第一次指雅典處死蘇格拉底),他選擇了自己離開。后來很快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