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成語故事 >

滌親溺器

滌親溺器

詩曰:貴顯聞天下,平生孝事親。親自滌溺器,不用婢妾人。

這首詩說的是黃庭堅奉母盡誠的事。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十四則故事。

黃庭堅,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他二十三歲就中了進士,蘇軾是這樣贊他的:“瑰偉之文,妙絕當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說他文章瑰瑋超然,當世無可比擬;而他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之美德,又可媲美古人。滌親溺器,也就是說他親自為母親刷便桶,這在一般老百姓看來似乎也沒有什么,但是一個人身居高位,刷一次便桶容易,難的是刷一輩子便桶。這還要從他小的時候說起。

黃庭堅的父親黃庶為人剛正,飽讀詩書,曾中過進士,但一生未能發(fā)達,僅是州府的幕僚,后來到康州任了一官半職??抵莸仄窭?,暴亂不斷。黃庶不畏艱難,鞠躬盡瘁,最后積勞成疾,中年卒于任所。母親李氏,是著名藏書家、詩人李常的妹妹,出身于仕宦讀書世家。父親在臨終前把年僅十三歲的黃庭堅叫到床前,對他說:“為父命不久矣,我兒長大了,不要只顧著讀書,要好好照顧母親,好好跟隨舅舅。”黃庭堅含淚答應(yīng)了。父親不久便去世了,這讓平素活潑好動的黃庭堅一下子陷入了沉默,常常一個人躲在藏書室里翻書度日。舅舅李常把他當親兒子一樣對待,耳提面命,盡心栽培。他看出端倪,便悄悄走進藏書室找了個機會安慰他。黃庭堅哀傷地說:“以前我只顧戲耍和讀書,從來沒有想過人會死去,父親大人待我恩重如山,我卻再也見不到他,再也沒有機會幫他做事,為他盡孝了。”李常說:“盡孝不是感恩戴德忘乎所以,也不是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而是在平素點滴中學會關(guān)照至親,在務(wù)正業(yè)的同時見縫插針利用閑暇滿足家人所需,這兩件事并不矛盾。”黃庭堅想起父親的遺言,忽然意識到自己只顧著自己哀傷,忽略了此刻比他更哀傷百倍的母親,于是便往母親房間跑去。

父親死后,母親思念成疾,身體抱恙,常常臥床休息。他走進母親的臥房,發(fā)現(xiàn)母親正在吃藥,藥湯極苦,母親直皺眉頭,恰巧貼身丫鬟告假回家探親,母親吃完藥端起茶杯想抿一口水,杯里卻是空的,杯沿上還有茶垢,她看了一眼就放下了。父親在任時為官清廉,生活節(jié)儉,家中并不曾雇用過多的仆役婢女。黃庭堅立即自動請纓,跑去為母親清洗茶杯并沏好茶。母親看著干凈的茶杯,喝著黃庭堅泡的茶,甚感欣慰地笑了。黃庭堅看看便桶還沒有倒,又跑出去倒了。這一切做完后才去學堂。

到了晚上,黃庭堅又來了。這次他是有備而來,他帶了把刷子,來給母親刷便桶。母親愛干凈,可便桶往往不能及時清潔,好脾氣的母親不愿為難婢女,他決定不勞煩別人,親自做好這件事情。

當他人到了中年,身為朝廷官員,公務(wù)十分繁忙,每天忙完公事回來,第一件事仍是去探望已經(jīng)年邁的母親,端茶遞水,精心照料并陪伴,每天晚上依然為母親刷洗便桶,從不讓他人代勞。

有一次,有人問黃庭堅:“您身為高貴的朝廷命官,家里又有仆人,為什么要親自來做這些雜細的事務(wù),甚至還親手做刷洗母親便桶這樣卑賤的事情呢?”

黃庭堅回答說:“孝順父母是我的本分事,同自己的身份地位沒有任何關(guān)系,怎能讓仆人去代勞呢?再說孝敬父母,是出自一個人對父母至誠感恩的天性,又怎么會有高貴與卑賤之分呢?”

滌親溺器:形容人非常孝順。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