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是一種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體裁。說明文的中心鮮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學性,條理性,語言確切生動。
篇一 我的民族
通過課文的學習,我知道了“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想寫寫自己民族節(jié)日、服飾、飲食、民居。
我們藏族的節(jié)日有藏歷新年,今年是水蛇年,比漢族舂節(jié)晚一天,每到這一天,大家匯集一起吃牛、羊肉、喝酒、唱歌、跳舞直到深夜。還有賽馬節(jié),每年夏季的這一天,愛騎馬的男士會騎上自家心愛的駿馬到賽馬地區(qū)去賽馬。這時會場上人多馬也多去年我叔叔家的馬還得了冠軍。馬脖子上掛滿了紅和哈達。駿馬驕傲的目視前方。夏天還有雪頓節(jié),“雪”藏語意思是酸奶。“頓”是團聚在一起品嘗。
下面我告訴大家漂亮的藏族服飾,有四季的服裝,薄厚都不一樣。我就說說我們兒童的服飾。大都是羔皮和綢緞作的,還配有銀器、瑪瑙、綠彩石的項鏈、手飾、漂亮的絲綢帶子還有西部牛仔的帽子和靴子,現(xiàn)在也穿時尚的漢族服飾。這就是兒童的服飾。穿起來既漂亮又溫暖。
平日飲食有酥油茶、麻花、酸奶,有是加牛、羊肉等,節(jié)日里宰殺牛羊,吃開鍋肉、灌肉腸、面腸、血腸,血腸也是開鍋吃,學老了就不好吃了。我喜歡吃肉腸。當然現(xiàn)在也有了炒菜,面食,還有青稞酒等。尤其是爸爸喜歡喝這種酒了。媽媽做的“翻跟頭”手藝是最好的。每年誰家都讓媽媽去做。
藏族是游牧民族,黑牛毛帳篷是自古以來的居所現(xiàn)在夏季牧民還用它。聽叔叔說:“在生產(chǎn)隊時候,我們藏族才有了土木結構的定居點叫東屋子。”現(xiàn)在好多牧民在縣城里有了樓房。把自己民族的生活習慣也帶進了樓房。
時代在進步,文化在發(fā)展,我們藏族的生活習慣也在發(fā)生著變化。
篇二 我喜歡的一幅畫
墻上掛著一幅名畫的照片——《意大利山村溪流》,據(jù)說這還是世界名畫呢!畫面景色迷人,充滿了春天勃勃的生機和鄉(xiāng)土氣息,真是令人陶醉。
你看,在蔚藍的天空下,一座座大山昂首挺胸,山上的樹顯得那么蒼翠,那么茂盛,一棵挨著一棵,密密層層,整個山野都成了樹的世界,好像一片綠海。在一片綠海的后面坐落著高大的雪山,山頂覆蓋著千年不化的積雪。
高山的前面是一片無邊無際的草地。草地上盛開著一叢叢野花,色彩鮮艷,美極了,望著他們我仿佛聞到了陣陣花香。
草地中央“站”立著一排排小木屋,在遼闊的草地上顯得那么小。
近處,一條飛奔直下的小溪正在歡快地流著,溪水打在石頭上,飛濺著團團浪花,啊,我仿佛聽到了溪流在唱歌,聲音是那么的清脆悅耳。你看,溪水多么清,清可見低,小溪兩旁的野花在風中搖擺著,仿佛在歡快地起舞。
小溪旁邊,一條筆直的石鋪小路伸向遠方。在這綠的世界里,連石頭也是奇形怪狀的,有的像雞蛋,有的像餅,有的像……
啊,這山這水,這花,這樹,真是如詩如畫,仿佛把我也帶進了這美麗的世界。
篇三 文章的藝術
其實在我看來,讀書就在于感受,一本書讀下來之后,很多人都會強制性的寫下一篇讀后感,其實心中很雜很亂,一時半會也理不清思緒。如果在這時寫下文章,很可能錯誤百出。其實不然,讀完一本書,必定會有許多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悟,那種感悟,不是用一般的文字語言能描寫出來的,如果達不到那種藝術,反倒會侮辱了文章的本意。在這一方面的話,最好是等自己平靜下來之后再慢慢構思!
文章中“藝術”的真諦不在于運用華麗的詞藻,而是在于發(fā)自內(nèi)心的那種真誠的東西。就算語言再平實,也能寫的真實動人!只要達到這個水平文章才能寫的真實感人。而且筆尖稍稍一動,一篇習作佳文就如流水般一樣瞬間就寫出來了。擁有這樣的寫作手法,才算真正到家了。其次,要懂得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在合適的地方添加合適的修辭手法,讓文章變得趣味橫生,更加靈活巧妙!
總之一句話:文章的藝術,難乎?難也!易乎?易也!
篇四 水的故鄉(xiāng)
蘇州,是江南的漁鄉(xiāng)、米鄉(xiāng)更是水鄉(xiāng)。
清晨,天邊剛剛泛起紅暈,鳥兒都沒鳴唱,山也靜靜的,蘇州人家就提著油燈,架著小木船在湖泊中輕輕蕩漾,趁魚蝦都沒醒來之時,拿著大網(wǎng)叉,挖起一網(wǎng)泥漿,在湖水中分揀出小魚小蝦,給水田里的大魚吃。太陽露出半邊臉時,小木船上就有了一小堆魚蝦了,回到自家的田地里,在種水稻的綠色水田中放養(yǎng)著的魚已經(jīng)開始活動了。這時,男人們扛著一桶桶魚蝦,用大鐵叉往水田中撒,大魚們就沖上來翻滾著,把魚料一搶而空,吐出幾個打泡泡,大概是在表示感謝吧。
當太陽完全升起時,湖邊往往會有一群水娘們劃著一個個圓圓的大木盆,在水中拉起一種綠色和紅色相間的植物,摘下上面的果實,那是水菱。她們的動作是那么的輕快,還不時發(fā)出一陣陣銀鈴般的笑聲。倘若你走過去,她們會用一種方言熱情的跟你打招呼,或是剝出幾個剛采的小水菱遞給你。白嫩的水菱,就像那些蘇州水娘們的笑臉一樣可愛,咬一口,一股清涼的感覺直沁肺腑!
他們的屋后假使有一條小溪,那么在夏天月明人靜的夜里,常常會瞧見一些孩子,拿著小手電,提著根木棍,在消息中捉青蛙。蒸、爆、炒……無論哪種燒法,孩子們捉回來的青蛙,被水娘們一做,就成了一道美味。
蘇州,不論什么,都與水有關,是名副其實的水的故鄉(xiāng)。
篇五 遵守交通
交通安全連著千萬家,愛路護路要靠你我他
法國詩人呂凱特曾經(jīng)說過:“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于度過。”如今,在我們這個繁榮昌盛的時代里,每年都有不少人因為交通事故被死神奪去了生命。
據(jù)統(tǒng)計,2012年僅黑龍江省8月到9月就發(fā)生了8起特大交通事故,致43死46傷。尚志市發(fā)生的“8.20”事故、雙鴨山市發(fā)生的“9.1”事故和佳木斯市發(fā)生的“9.3”事故,這一起起觸目驚心的交通事故,不禁讓人毛骨悚然。而在每一起交通事故背后,是一個個家庭失去了頂梁柱,是一個個白發(fā)人送走了黑發(fā)人,是一個個孩子與父母陰陽兩隔。這些不能不使我們感到心有余悸。
而這些交通事故往往都是人為的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造成的。我在生活中就發(fā)現(xiàn)了不少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人。有的為了快速到達公交車站,不走“斑馬線”,斜穿馬路;有的向劉翔同志學習,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看護欄上的警示語,直接飛躍護欄,汽車從他們身邊擦肩而過,十分危險。在公交車上,我發(fā)現(xiàn)有的司機開車粗心大意:車還沒進站,門先開了;或是門沒關,油門已經(jīng)踩到底了;有的司機和旁邊人一邊聊一邊開車,也不看看滿車廂的標語: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請勿與司機閑談!還有的司機為了趕時間,油門都要踩爆了。左打一把輪右打一把輪,把車弄得和海盜船毫無區(qū)別。
看!又一場悲劇!在寬闊的馬路上,各式的車輛川流不息。一輛載人的三輪車在“逆流而上”。這時,一輛灰色的“大眾”向右拐彎,與三輪車相撞,那輛“三輪”便筆直地飛了出去,車內(nèi)三個鮮活的生命又一次消失在滾滾車輪下,一陣陣歡聲笑語泯滅在刺耳的汽笛聲中。
平平安安出門,快快樂樂回家。這是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愿望。所以我希望從今以后,大家出門時應遵守交通秩序,共建一個安全、有序、暢通的交通環(huán)境,不要讓悲劇再次發(fā)生!
篇六 端午節(jié)的民風民俗
古代有一個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撥,被皇上驅逐。但他仍然愛自己的國家。最后投江自盡。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地方的節(jié)日特色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了??墒情}南一帶卻還有著濃濃的民風民俗。
上午,大家都會去割艾草。割來的艾草都被掛在門前屋后。整條街都是綠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萬條綠色的絲巾迎風飛舞。這艾草寓意驅蚊除蟲,驅災避邪。
艾草驅邪的民俗流傳至今,而十二點的光陰更讓人難以忘懷。
正午十二點。家家戶戶都端著盆子,到河邊取水。用晶瑩剔透的水來沖洗腳或臉,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氣。之后,人們還會聚集在河邊跪拜祭祀。不僅是跪拜,在貢臺上還供著不少供品,有雞鴨魚肉、美酒果蔬等。當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后,將其中6個棕子投下河去喂魚蝦。(好讓屈原的遺體繼續(xù)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畢了。其余的貢品便可以自己帶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氣,帶來好運。
午后,端午的又一個高潮到了——采蓮。由一個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漢為導,抬一尊木雕龍頭。龍頭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嚴。身后跟著鑼鼓隊、花童等。這個游行隊伍要進入每家每戶舞旗拂塵。主人則要行待客之禮,送一些糖果餅干給他們。隊伍十幾米長,上百人組成。鞭炮聲持續(xù)不斷,鑼鼓聲響徹云霄。氣勢真是不同凡響!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興的莫過于得到一件禮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紅黃紫為主,表面細繡著一些美麗的圖案。據(jù)大人們說,香包里還有許多好東西。喻吉祥如意,帶有長輩們對孩子的美好祝愿。
閩南的端午總是那么別具特色,那么令人難以忘懷!